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
-
年华已上霜,以诗为话畅谈乡思
人在思念家乡的时候,每个人的体会都是有情有意的。那个时候,记忆将家乡拉得是如此之近,使得每一个画面都是清晰的,每一种声音都是带感的。 总有一些画面和情节会重复的出现,成为永不消失的存在。 春节又要到了,准备就地过年的朋友们,真想问一问大家思乡的…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若要评春游古诗十佳,南宋朱熹的《春日》应该是有力的竞争者: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单从诗的字面意思来看,写的是在春天的好日子里,作者畅游于泗水岸边,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让人耳目一新的欣…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别是古代诗歌中最多的内容题材之一,送别诗也是古诗词一大类。仅仅唐代将近三百年,四万余首唐诗中的送别诗就多逾数千。在最为经典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中,入选的送别诗不下于三十首。其中有很多流传千古的佳作,也不乏脍炙人口的名句。譬如“劝君更尽一…
-
一首28句诗隐藏28个历史名人
谜语诗是古诗词题材中小众而又风趣的一种门类,诗歌的意义就在于引志传情,通过寥寥数笔,便能构建出广阔的意境,这是诗词作品所特有的魅力,也是谜语能够融进诗意的客观前提。比如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盛唐王维被誉为诗佛,在古典诗词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王维少年得志,小小年纪就高中进士,比起同时代的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他不知要幸运多少倍。 但是在他的心中,在他20多年的仕途生涯当中,却看到了太多的负面,这一切使得他对于国家和未来的发…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中秋节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月亮的祭拜,古代帝王有春祭日、夏祭地、秋祭月、冬祭天的礼仪。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才有了举家望月赏月之举,但并未形成习俗。直至唐代才形成了八月十五赏月团圆的习俗,中秋随之成为一种节日。到宋代…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01 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 《饮酒·结庐在人境》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秋天是最诗意的世界,也是最让人感觉到伤感的季节。今天看那些经典的古诗词,写到秋天的,基本上都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不过这些古代诗人却能够在萧瑟的秋景当中、哀伤的氛围当中,寻找出唯美的诗意。哪怕背后有几分凄凉,哪怕背后描绘的都是人间悲欢,描绘的是…
-
古诗词里的二月,欣赏雪花飘飘梅花开
古诗词中的二月,当然说的是农历,因为古代并没有公历一说。 农历二月,在北方依然是冰天雪地的冬天,在江南算是乍暖还寒的早春。 二月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月份。二月的雪花,飘落在古诗词上;二月的梅花,绽放在古诗词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里的二…
-
唐诗300首收集了最经典诗人的最精彩古诗
从今天开始,我们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重读唐诗300首。唐诗300首收集了最经典诗人的最精彩古诗,虽然不见得每一部分都做到了尽善尽美,但对于最经典的唐诗作品,也基本上都做到了囊括其中。 首先赏析五言绝句,这一类诗歌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实现了以小见大。本来…
-
学习《静女》,细细品味动听的旋律。
每天学习古诗词,那优美的旋律惹人心醉,一卷诗书,爱不释手。学习《静女》《国风,郑风,风雨》。 先学习《静女》,细细品味动听的旋律。 静女 先秦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
-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墨 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高尚情操。 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