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二六三古诗词网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盛唐王维被誉为诗佛,在古典诗词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王维少年得志,小小年纪就高中进士,比起同时代的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他不知要幸运多少倍。



但是在他的心中,在他20多年的仕途生涯当中,却看到了太多的负面,这一切使得他对于国家和未来的发展失去了信心。而且就他自己而言,也失去了建功立业的热情,而转向于对佛学对山林隐逸的追求。我们在王维的很多诗歌当中都能够找寻到这一层的意蕴,那些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古诗,大多数都是他隐居山林之后,运用独特的佛学感悟对隐居环境的对应描绘。与此同时,他的一颗心并没有完全丧失对现实世界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大多数都是依靠朋友间的相互交际而实现的。



这也是王维诗作当中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送别古诗的重要原因。王维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送别古诗显然是《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关于送别最具代表性的诗句,而且也流传上千年而经久不衰。与此同时,我们今天谈到的这一首古诗相对比较冷门,看上去并没有太多的新奇,但其中的三个字却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共同面临的困境。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唐诗就是王维《送别》,全文只有30个字。题目当中写的是送别,表达了王维对朋友隐居山林的羡慕。尤其是第二句当中的“君言不得意”,这个“不得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都会遭遇的困境。不光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些著名的诗人,不管是从陶渊明到曹植还是盛唐李白,杜甫包括宋代苏轼等人,诗词当中有太多怀才不遇的感慨。这首古诗当中,王维的这个朋友也在经历这样的困境。虽然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渴望建功立业的,但是还有很多的人对现实社会极度失望,所以选择了归隐而独善其身。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向来都是两条道路,一条就是积极入世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而另外一个则就是归隐山林,独善其身纵情山水。



王维的这个朋友选择了这条路,后来王维也走了这条路。虽然他们未必甘心,但是却走出了盛唐诗歌的另外一条富含深意的道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zhishi/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