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的景色里,到底藏着哪些诗词绝句。-二六三古诗词网

滁州的景色里,到底藏着哪些诗词绝句。

我们读的每一首诗词,都是古人对生活的记录。诗人的笔下,风光无限,我们只能在现实中寻找,他们曾经看见并记载的风景。让我们看看滁州的景色里,到底藏着哪些诗词绝句。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一首《醉翁亭记》,距今已九百多年,但其中所描绘的山中景色和生活,以及欧阳修在诗中所表达的心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与城市生活的灯红酒绿所不一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繁花竞开的春季、枝繁叶茂的夏季、秋高气爽的秋季、万物萧条的冬季。春赏百花秋望月,夏享凉风冬观雪。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的。生长在涧边的幽草、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的黄莺。


西涧源头在滁州西二里乌兔(土)河畔,流经滁城,因韦应物题诗而名闻遐迩。根据有关方志记载,野渡庵在民国时期尚存,毁于侵华日寇之手。野渡桥、幽草亭久已无存。如今人们还可以从西涧湖找寻到曾经韦应物笔下的暮春之景。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的南湖公园,一排排柳树垂下枝条,叶色青青,随风摇摆。


“万条垂下绿丝绦”,短短七个字,就把柳树树枝的多和绿以及形态描绘的明明白白,再看到湖边的垂柳,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审美和文字的精炼。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虽然不是诗中所提的红杏,但是娇嫩的蔷薇从绿色的网墙中伸出花朵,美得娇嫩欲滴。


蔷薇千姿百态,在风中竞相争艳。每一朵都代表着一幅美丽的画卷。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菱溪湖的荷花,可以说是夏天很多滁州人赏荷的首选地之一了。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站在荷花池边,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的琅琊山,不少绿树换上新衣服,整个景区内红黄绿交相,与园区内的青砖绿瓦相望,也是美到了极致。


而红色的枫叶,仿佛是与秋天有了某些约定,在经历风霜过后,枫叶释放出火热的激情,与周围的亭台楼阁、高山流水,勾勒出一幅山中画卷。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滁州,择一处高楼,或爬上南天门,登上琅琊阁,远处风光一览无余。


远眺而去,你会看到城市更多面貌,有山里的青翠树林,也有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还有早晚高峰的车水马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zhishi/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