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武汉市黄陂区是有4400年筑城史、1800余年建置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两为国都,六为州府,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
华中城市研究院院长冯煜晖
黄陂自古是人杰地灵之地。《三国志》称黄陂:石阳市盛,连楫舟,张云帆。唐代诗人杜牧称黄陂:风俗谨朴,法令明具,久无水旱疾疫。清《汉阳府志》:黄陂民皆勤农桑,骎慕儒术,在三楚独有可风,尊德乐道异于他邦。
本文为辑录武汉市黄陂区的主要诗词,包括唐朝11首,宋朝11首、元朝2首、明朝18首,清朝9首,民国5首,共56首诗词。涉及大诗人杜甫、苏轼、骆宾王、杜牧、元稹、王世贞、袁枚等。其中王世贞六首,郑孝胥三首,苏轼、罗隐、杜牧各两首。
描写黄陂区的诗歌,主题以桃花夫人(即息夫人,葬于黄陂,有桃花庙)、花木兰(生于黄陂,有木兰祠、木兰山)、前川(千余年政府驻地,是南司州故城)、武湖(三国、南朝、元朝古战场,黄陂十景之一武湖烟涨)、滠口(明、清重镇)、鲁台(有二程祠)、铁索龙潭(为黄陂十景之一)等为主题。
唐朝
1、杜甫 偶题
名句: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2、骆宾王 上兖州州崔长史启
名句:绚朝虹于璧渚。心波湛汉,泳耀魄于黄陂;情岳干天,韬风云于嵇巘。
3、元稹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
名句: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骐驎高阁上,须及壮时登。
4、罗隐 秋日怀孟夷庚
秋日黄陂下,孤舟忆共谁。江山三楚分,风雨二妃祠。知己秦貂没,流年贾鵩悲。中原正兵马,相见是何时。
桃花夫人
即息夫人。息夫人姓妫(guī),春秋时陈侯之女,嫁给息国国君,称为息妫。楚文王喜欢息妫美貌,于是灭掉息国,强纳息妫为夫人。庙在黄陂县(今湖北省黄陂区)。
5、罗隐《息夫人庙》
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一生虽抱楚王恨,千载终为息地灵。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6、施肩吾《经桃花夫人庙》
谁能枉驾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不及连山种桃树,花开犹得识夫人。
7、韦庄《庭前桃》
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皆言洞里千株好,未胜庭前一树幽。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五陵公子饶春恨,莫引春风上酒楼。
8、杜牧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花木兰生于黄陂大城潭,南齐建元元年(479年)齐高帝萧道成所置的木兰县(为安蛮左郡治)、南齐永明三年(485年)齐武帝萧赜赐名的木兰山和木兰庙。
9、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10、 刘长卿 桃花夫人庙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11、刘商 题黄陂夫人祠
苍山云雨逐明神,唯有香名万岁春。东风三月黄陂水,只见桃花不见人。
宋朝(11首,其中写黄陂四首,写息夫人6首,写花木兰1首)
1、苏轼的《满庭芳·三十三年》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司州古县:傅子立注:「按《唐·地理志》:『武德三年以黄陂(Pí)县置南司州。七年,州废。』此言司州古县,为黄陂也。」刘尚荣按引《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淮南道·黄州齐安郡〉》:黄陂,武德三年以县置南司州,七年,州废。
2、苏轼 次韵答贾耘老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3、徐照 题桃花夫人庙
一树桃花开,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4、薛季宣 黄陂县怀古
尼丘非复贰先生,逐利滔滔尽舌耕。还忆蔡侯当日事,郢州知隔几年程。
5、项安世 过阳罗洑
阳罗洑外黄陂路,滠口湖边孝感河。钲鼓已通南草市,腥膻欲涴大江波。家家户外无惊犬,日日辕门有凯歌。端藉圣朝威德厚,亦烦诸将战功多。
6、陈必复 百五节
独游苦无侣,偶步到前川。春水绿于染,山花红欲然。冷烟寒食月,小雨浴蚕天。此去嬉游少,风光又一年。
7、洪朋 读吴天章诗集歌
豫章丈人天章公,夙昔待诏蕊珠宫。谪来黄陂对秋水,归来白社今春风。
8、程颢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9、陈造 赠赵秀才一首
肯为功名戏雕虎,不留颜面对沙鸥。露溥青盖高荷晓,风约黄陂小麦秋。
10、张埴 歜节南司洲驿
年年漂泊得康强,美景良辰每不忘。千丈木兰从梦见,一瓢菖歜在淮香。人生慷慨黄金短,天下升平白发长。回首石桥正惆怅,小儿江口日凉凉。
11、李楫 跨鳌亭
紫金高处是鳌头,独负华堂几百秋。形势平吞北梦泽,规摹雄峙南司州。三关设险知无敌,八相风流孰与俦。
元朝(2首)
1、陈孚 黄州黄陂驿
晨发定远驿,千崖红栎林。黄州渺何处,雪堂苍烟深。因思苏长公,幅巾霜满簪。洞箫起月下,天地皆清音。
2、郝经 宿黄陂县南
茅屋欹斜竹径荒,稻畦残水入方塘。营屯未定斜阳下,雁点秋烟不著行。
明朝(18首)
1、袁中道 汉阳感旧
泊天白浪净无尘,惟有孤峦塞去津。芳草偏怜衡处士,桃花不梦息夫人。
2、黄哲 游黄陂五十韵
吾郡山川秀,黄陂亦有名。闻君谈胜概,邀我共游行。
3、梁朝钟 黄陂县经黄祖旧战场时段游击有百馀骑护予行
百里无村舍,农深草木锄。堤连西苑马,水聚武昌鱼。旧垒三江上,丛忧四月初。烽烟归未得,眇眇欲愁余。
4、王世贞 泸州苏丈由夕拜谪丞吴江来署昆篆方著政声与余一见杯酒平生即席有黄陂新命因成六绝句奉壮行色情见乎辞(六首)
才闻吴曲奏云和,忽倚征帆唱楚歌。两地春风试商略,吴江争似楚江多。
仙籍虽通未便收,苏家旧例是黄州。金莲一夜春风引,还向钧天梦里游。
百遍行杯到手空,酒阑风雅自争雄。前身敢道王摩诘,天下文章小许公。
欲将何物赠神君,缥渺峰头一片云。行过齐安倘为雨,却来秋雁好相闻。
萧郎到处共仙班,娄水风烟一楫间。最是方城分掌握,行春同上凤皇山。
与君相见即相怜,曾傍扬雄守太玄。千叠白云千丈雪,不知何处是西川。
5、欧大任 大司寇见素林公木兰归客图歌
承平昔在成化间,林公初出木兰山。内竖妖僧肆荧或,危言下狱投边关。
6、周瑛 李长者入祀典歌
木兰山前溪面阔,僧为插竹记颠末。溪流缓处可立基,缓处立基基不拔。
7、皇甫汸《宿黄陂县乡人宋司士携酒过话》
花县停骖处,芹斋送酒来。客身俱是寄,乡思若为裁。夜静月当户,秋深露泫台。无言一官冷,犹自乐群材。
8、李贽《望鲁台礼谒二程祠》
日暮西风江上台,森森古木使人哀。楚云一夜真堪赋,鲁国何年入望来。千载推贤惟伯仲,百年想象见婴孩。孤然欲下门庭雪,知是先生爱不才。
9、李东阳 武湖春色
春来武湖绿,春去武湖深。
清波带碧草,幽鸟啼芳林。
宁独知春来与春去,长在武湖湖上住。
10、郭正域《题木兰寺》
丹梯翠殿俯穹苍,万仞千盘接渺茫。山势欲凌碧落近,香烟直与紫霄长。南瞻鄂渚通王气,北顾中原锁帝乡。为忆木兰当日事,眼前谁是铁衣郎。
11、罗洪先《旅怀 其二 过木兰山》
木兰家傍翠芙蓉,窈窕犹传采葛踪。去日一身当万里,至今孤冢壮千峰。罗襦色借祠前草,明月心悬垄上松。谁道女郎兵所忌,儒冠曾几识边烽。
12、张涛《木兰将军歌》
木兰山上青草发,将军冢里埋香骨。杀气应随艳魄消,贞心不向征魂没。忆昔当年闻鼓鼙,曾抛机杼逐旌旗。祠前明月朝朝镜,垅上屯云岁岁还。君不见,汉寝唐陵卧鹿糜,故都禾黍叹离离,唯有木兰坟不改,青山独自属蛾眉。
13、夏鍭《前川》
风轻日白午天幽,郭外溪边即胜游。花萼乍明来小院,柳条初散近高楼。老翁稚子逢春语,冶客羁人到晚留。共说年年行乐地,朝廷有道自消忧。
清朝(9首)
1、华长卿 九月初五日同沈虚谷昆仲游浣笔泉用壁上木兰山人元韵
清泉出方池,与客登临拜古祠。一径松阴秋雨后,半城柳色夕阳时。从来我辈多耽酒,到此何人不咏诗。独抱幽怀谁见赏,问天惟有谪仙知。
2、韦佩金 发汉阳宿黄陂县
送我汉东路,东风吹散丝。大瓢云梦酒,残纸简栖碑。竹屋鱼蛮子,江舟水马儿。前勋相韦虎,一旅障南司。
3、钱福胙 滠口题壁
策蹇重循使驿程,薄寒天气怯吟情。行来大似蹋牛迹,卧后那堪闻雁声。酒罢深杯非澹泊,镫留暗蕊不分明。愁人一夜浑无寐,赢得霜髭三两茎。
4、洪亮吉 题息夫人庙
空将妾貌比桃妍,石上桃花色可怜。何似望夫山上石,不回头已一千年。
5、袁枚 息夫人庙
一望蘼芜满庙青,溪风到此似吞声。桃花结子原无语,鹦鹉移笼尚有情。
6、李长霞 黄陂道中作
穷纪辞乡县,客迹随蓬飘。往岁河阳旅,今即楚路遥。
7、姚鼐 黄陂道中
故乡东望隔齐安,马首才旋去不难。略似霸陵临渭上,瑟声清怨走邯郸。
8、朱一蜚《木兰祠》
木兰花放勺梁春,环佩空祠锁暗尘。十二年间金鼓地,此花照见女郎身。
9、周祖同《永遇乐 桃花夫人庙》
灵气留烟,沉阴怨日,汉滨祠宇。帐袅灯斜,鬟低钿仄,恍惚空坛步。桃花开后,玉容依约,春色年年来去。大别山头,尘昏香冷,怅望明珰翠羽。迎神曲、三章奏罢,楚风更补。
民国4首
1、郑孝胥 按视黄陂工次丁牧国桢诸倅以泰想送至滠口(二首)
蓝舆轻驶势如飞,百里秋原树影微。云外木兰何处是,却将晚雨送人归。
丁子贤声满三楚,诸君伟抱有成书。看渠恰是功名士,何日中原共扫除?
2、郑孝胥 泊舟滠口观湘鄂援军北行
湖波淼淼欲漂山,浅阜酾湖辨绿湾。初口渐依帆影出,晓风乍拂蓼枝还。渔村销夏藏江浒,驿路连云贯楚关。可念湘乡诸子弟,祇凭身手入兵间。
3、瞿秋白 减字木兰花 铁锁龙潭
一泓潭水,铁锁老龙潜不起。莫漫哀吟,听我悲箫宛转声。华年坐送,如电如云还如梦。珍重心期,休待秋霜入鬓时。
4、黎元洪 赞蔡济民
卓哉斯人,盖代之英。河山毓秀,江汉钟灵。经文纬武,取义存亡。出师未捷,联军变生。降此鞠凶,夺我元勋。神州抱痛,楚水无声。天荒地老,人往风清。瞻彼遗像,呜咽不平。
华中城市研究院院长冯煜晖,注:古诗词大量出现黄陂万顷,同“黄宪万顷,《后汉书》卷五十三《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源见“叔度陂湖”。指人的器宇胸襟宏伟。唐李瀚《蒙求》:“王允千里,黄宪万顷。” 与今黄陂无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zhishi/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