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古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一首一名句-二六三古诗词网

四首古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一首一名句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的时光本来就短暂,是不能与年年青翠的南山松柏和岁岁涛涌的东海之水相比的。

每当此时,会让人顿生无限慨叹与唏嘘,但也教会了我们要好好地过好余生。

四首古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一首一名句,值得赏读,值得收藏。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杂诗十二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生在世,本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随风飘转又如大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人生无常,如果遇到欢乐的事情,就应该及时行乐,和近邻共享美酒,岂不也酣畅淋漓?

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再回来。

生命如此短促,应珍惜少年时光,快乐生活,毕竟岁月如流水,不舍昼夜,难再回溯。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但时光从来不错过那些懂得珍惜的人,如果懂得,生命中的美好,会一直在生长,蔓延。

人世光阴花上露,愿未来,我们不仅遇见世间美好,也遇见最美的自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在苏轼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感情最深、彼此唱和作品最多的,就是他的弟弟了。

《和子由渑池怀旧》是一首写给弟弟苏辙的诗。

在这首早期作品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强大内心、乐观旷达,超高见识令人惊叹。

人的一生经历应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

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转眼间,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

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然而,时光向前奔跑,活在时光里的人,不能只顾着回头看,否则无法走向未来。

这就是二十四岁的苏轼告诉弟弟苏辙的一份哲理。

光阴易逝,前程远大,此处并非人生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初次相遇的美好,总令人陶醉。可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多美的一个誓言。

虽最后决绝,也不能生怨, 至少他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

人世易变,时光清浅,应为谁留香?

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不能成为一种遗憾。

此刻,不说曾经,不谈未来。只是静静地,就很好。

正如马克·吐温所言:“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互相争吵、道歉、发泄、责备,时间只够用来去爱。”




人生不想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写这首诗时,已经48岁了。安史之乱虽过去5年了,但人民的生活依然疾苦。

《赠卫八处士》是一首讲述老朋友之间分别二十年之后又重逢的诗。

人生别离,就像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你起我落,再见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今夜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此时的重聚依然令人宽慰。

正是会面的短暂, 令此次重聚更显格外珍贵与难得。

没想到离别二十年之后,我还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分别时你还没有结婚成家,此刻,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

人生一世, 我们不过是天地的过客, 不过是飘忽的陌上之尘, 匆匆忙忙就要归去。

今夜,喝下这十几杯酒也难以让我一醉倒,老朋友的情谊深长真是让我感慨颇深。

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不知什么时候再见了,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

时光飞逝, 彼此却能在二十载后欣喜重逢,实在令人感伤不已。

光阴易逝,故人情长。

青春虽然不在了, 但年少时结下的感情却并未消失, 相处中仍然能得这一份欣喜与温情。



季羡林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在岁月的长廊中,在来去匆匆的旅行中,我们皆是红尘过客。

无论怎样,只是路过,虽有几分遗憾,也算是,圆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02263.com/zhishi/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