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
-
《鸂鶒》李群玉唐诗鉴赏
【原文】鸂鶒 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 【赏析】 这是一首吟咏鸂鶒的七言古诗。 鸂鶒,音“西翅”,也可读成“欺翅”,是一种长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的水鸟,经常雌雄相随,喜欢共宿,也爱同飞并游…
-
《赠人》李群玉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这首《赠人》诗,所赠之人虽不可考,但从内容可知,对方是一位失恋的多情男子。全诗借用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的典故写出。但作者又弄错了这个典故。据《高唐赋》,楚怀王梦中与神女结合,《神女赋》则写楚襄王梦见自己的求爱被洁身自持的…
-
《黄陵庙》李群玉诗鉴赏
【作品介绍】 《黄陵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此诗通过对黄陵庙前美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红裙少女来而复去经过的描述,刻画了一个船家女子的形象,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原文】黄陵庙 黄陵庙前莎草春⑴,黄陵女儿蒨裙新⑵。轻舟短櫂唱歌去,…
-
《火炉前坐》李群玉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火炉前坐》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此诗内容是:“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寞及孤愤之情。 【原文】火炉前坐 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赏析】 这首…
-
《晚次乐乡县》陈子昂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晚次乐乡县》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征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愁。全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原文】晚次乐乡县⑴ 故乡杳无际⑵,日暮且孤征⑶。川原迷旧国⑷,道路入边城…
-
《度荆门望楚》陈子昂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度荆门望楚》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诗作。此诗首联交代了作者的行程;颔联进一步描写眼前所历之景;颈联继续写景,更具体地状写楚境胜地;尾联作者以楚狂接舆自比,直抒胸臆。全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寓情于景,含而不露,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岘山怀古》陈子昂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岘山怀古》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出蜀入京途中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诗人怀古之思,也是诗人对他所处的时代的含蓄抨击。陈子昂一直是一个孤独者,此诗和《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情绪一脉相承。全诗既是一首高度浓缩,含义深长的山水诗,也是一…
-
《送杜顗赴润州幕》(作者:杜牧)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送杜顗赴润州幕》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4卷。【原文】 送杜顗赴润州幕 作者:唐·杜牧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夸玳瑁簪。若去上元怀古处,谢安坟下与…
-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春夜别友人二首》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第一首诗写作者第一次离开家乡赴东都洛阳告别宴会上的场景,充满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二首诗同样作于告别宴会,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倾吐其为国…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品赏析又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
-
《送别崔著作东征》陈子昂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送别崔著作东征诗题又作《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6),这一年,由于唐朝将帅对边事处置失宜,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攻陷营州(《旧唐书·北狄传》)。唐王朝于同年七月以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赴边…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
-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①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②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④,水中藻荇交横⑤,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⑥如吾两人者耳。注释① &…